牧童扩展作文

《牧童》扩写作文

在广阔的原野上,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吕岩和他的七八个好友相约去郊游,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穿过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最终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地方。朋友们个个兴高采烈,异口同声地称赞吕岩找了个好地方。

草地上,绿草如茵,宛如一块巨大的绿地毯铺展开来。微风吹过,草儿轻轻摆动,发出沙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欢迎客人的到来。在这片宽阔的草地上,吕岩和他的朋友们或抚琴说笑,或追逐蝴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不知不觉,太阳已西沉,黄昏时分悄然降临。此时,远处传来了一阵阵悠扬的笛声,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吕岩和他的朋友们被这美妙的笛声吸引,纷纷起身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有一个小牧童,他手里拿着一支木笛,正吹得如痴如醉。

小牧童穿着简单的衣服,光着脚丫,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他的笛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婉转,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晚风轻拂,笛声在草原上飘荡,与晚风共舞,给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诗意。

吕岩和他的朋友们被小牧童的笛声深深吸引,他们静静地聆听,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直到夜幕降临,月亮高悬空中,皎洁的月光洒在小牧童身上,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回家后,吕岩诗兴大发,将今天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那就是著名的诗作《牧童》。诗中写道:“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小牧童的生活场景,也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如今,每当人们读起这首诗,仿佛还能听到那悠扬的笛声,看到那个绿草如茵的草原,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小牧童的形象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生活的真谛,也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眼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