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出图角度
景观设计出图的角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人视角度
确定视平线:视平线通常可以选择图纸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1/2位置的视平线更容易展现场景的气氛及一些景观小品的细节,而1/3视平线位置能更多地反应几个连续的场景,场景感更强。
场景布置:将主要表达的场景布置到图纸的中景,同时将此场景中的重要小品放置中间偏左或偏右的三分之一处,不要居中。
前景和背景:调整前景和背景,使效果图的前后关系更加突出。如果是su出图,前景和背景可以后期PS增加;如果是lumion出图,尽量把背景树种好,这样后期更加方便。
鸟瞰角度
视平线调整:根据表达的场景大小调整视平线。小场景鸟瞰时,视平线调高一些,尽量多表达节点(景区)的景观特色;大场景鸟瞰时,视平线调低一些,尽量多表达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取景选择
角度选取:可以使用九宫格、对称、对角线等基础构图方式。例如,使用九宫格构图时,将地面、建筑、天空横向均分为3份,取草坪中心,重点突出庭院表达。
景观搭建:分别为近景(边角树+灌木+丛生植物+休闲座椅)、中景(草坪)、远景(远处的灌木+建筑+阔叶树)、蓝天背景。
这些角度要求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设计方案,确保图纸在视觉上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在实际出图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设计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