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绘事业奋斗的名人

为测绘事业奋斗的名人包括:

夏坚白(1903年11月20日—1977年10月27日),江苏常熟籍,中国当代测绘事业开拓者、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大地天文学奠基人、优秀的社会活动家和重操守的教育家,同济大学校长,武汉测绘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中的首位测绘科学家。

姚子健,江苏宜兴籍,百岁老人,曾是国军军队中的特工,为中共党中央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后成为红军测绘员,为中国的测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任秀波,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办公室主任,曾两次参加珠峰高程测量,在海拔7028米处写下入党申请书,参与中国公路网、国家重力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30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用脚步和汗水书写对祖国的热爱。

赖光勋(1914-2003),福建省永定区仙师镇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原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是我军测绘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军测绘事业的创建、发展作出了贡献。

刘先林,创造性地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测绘仪器,为中国建立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其牵头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量仪器在全国测绘、水电、铁道、地质、冶金、煤炭、农林、城建等行业广泛应用。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广东梅县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毕业,后曾入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特别班学习,参与黄埔军校创建和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部部长,红一方面军令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防部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是人民军队参谋测绘业务的奠基人。

沈括(1031-1095),宋代著名科学家,在天文、地理、测绘、仪器制造诸领域均有杰出贡献,编绘了《天下州县图》,并首次把全部相邻州县间的方位和距离,以数据文字形式记寻编册,还发明和发展了许多精密易行的测量技术。

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是国际著名的测绘遥感学家,首创了“李德仁方法”,提出了处理测量误差的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和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颗民用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开发了三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宁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领域的研究,在地球重力场理论、大地水准面精化、国家天文重力水准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卫星导航定位、大地测量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和重要贡献,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