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相关的文献综述
行政法相关的文献综述
行政法作为一门研究公共行政行为的法律学科,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以下是对中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阶段
1983-1992年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起步,1983年出版了第一部行政法学教材《行政法概要》,标志着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开始。
行政法基本原则被总结为七项原则,包括党政分工、广泛吸收人民群众参与国家行政管理、贯彻民主集中制等。
1993-1997年
行政法研究在这一时期开始关注行政法治原则,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等。
1998-2004年
行政法研究在这一时期继续深化,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探讨。
2005年至今
行政法研究在这一时期更加注重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系统性和深入性,尤其是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的论述。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授予,行政授权与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
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
行政应急性原则:应对突发事件时,行政行为的作出应符合法律规定的应急程序。
行政法研究的其他方面
行政创新与行政法:研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以及行政争议多元化解等热点问题。
新时代民族地区的行政法治:探讨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法治的实施情况。
结论
中国行政法研究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各个阶段的研究主题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后一阶段总能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为行政法学的核心,对立法、执法、司法等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