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基准体系是什么
测绘基准体系是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 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这些基准是进行各种测量工作的起算数据和起算面,用于确定地理空间信息的几何形态和时空分布,表示地理要素在真实世界的空间位置。
大地基准:
用于确定地球表面的点之间的相对位置,通常包括参考椭球体和参考框架。现代大地基准采用的是地心坐标系,与早期的大地基准(参心坐标系)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用性。
高程基准:
用于确定地球表面各点的高程,通常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面。高程基准通过水准点之间的垂直测量来确定,确保地理空间信息在垂直方向上的准确性。
重力基准:
用于确定地球表面各点的重力场,通常以地球质心为基准点。重力基准通过重力测量来确定,对于地理空间信息的精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基准:
用于确定地球表面各点的深度,通常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面。深度基准通过水深测量来确定,对于海洋测绘和地下设施定位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通过建立高精度、三维、动态、陆海统一的基础设施,如国家级基准站、省级基准站和国家大地控制网,实现了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精确测量和定位。这些基础设施全部由北斗系统支撑,确保了测绘基准体系的高精度和可靠性。
测绘基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对于保证地理空间信息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整体性具有重要意义,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空间位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