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校园景观设计手法
学校景观设计手法多种多样,旨在创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校园环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景观设计手法:
主景与配景
主景:园林绿地的核心,通常是园林的主题和重点。可以通过高程、中轴线、建筑布局等方式突出主景。例如,思想湖中的石头通过堆叠方式增加高程,使其在湖面上突出。
配景:起烘托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应能对主景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例如,崇学楼两侧的亭兰楼和嘉桂楼关于中轴线对称分布,强调主景的宏伟和庄严。
突出校园文化
通过雕塑、标语等景观小品体现校园文化,并合理利用植被如松柏、竹子等加深校园文化的氛围。
可持续原则
在设计中应考虑生态价值,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现代、简洁、实用、富有特色
遵循这一指导思想,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适合学习、生活的校园文化环境。
艺术性
景观设计要不断创新,运用框景、借景、对景等园林艺术手法,创造具有艺术水准的作品,引起师生的关注。
地域性设计
考虑校园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地域特色。
功能分区
根据校园用地组成和功能分区,将绿地分为不同类型,如校前入口区、教学区、行政区等,每个区域应有其独特的景观设计和功能。
植物配置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等,不仅美化校园,还能起到防噪声、防风滞尘等功能。
环境育人
景观设计应服务于广大师生,通过环境育人,创造具有教育意义的空间环境。
交通集散功能
设计应考虑校园的交通集散功能,确保校园内的交通流畅,同时提供足够的停留和休憩空间。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设计手法,可以创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校园环境,满足师生的学习、生活和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