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设计的基本要素
培训班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课程目标
提供学习的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阶段要达到的标准。
课程目标可以通过行为术语表达,如“记住”、“了解”、“熟悉”、“掌握”等认知指标,以及较高级的认知行为目标如“分析”、“应用”、“评价”等。
情感领域中的目标,如价值、信念和态度,虽然可以在课程设计中表述,但通常被忽略。
课程内容
包括范围和顺序。范围指课程内容在水平方向上的安排,要精心限定,使内容对学习者有意义且具有综合性,并在既定时间内安排。
顺序指内容在垂直方向上的组织。
教材
以有机方式将学习内容呈现给培训者。在学科课程中,教科书是最常用的教材,选择时主要考虑内容丰富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课程模式
主要指学习活动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旨在促进培训者的认知发展和行为变化。
课程策略
如“判断——指令——评价”策略,培训师分析学员学习进展,作出指令和评价。
组织
涉及培训的组织结构、资源分配和学员管理。
时间
培训课程的时间安排,包括课程持续时间和各阶段的时间分配。
空间
培训课程的空间安排,包括教室、实验室或其他培训场所。
学员
培训课程的目标对象,其知识、技能和态度水平会影响课程设计。
执行者
负责培训课程实施的人员,包括培训师、教材编写者等。
这些要素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设计框架,确保培训能够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