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方法历程
测绘技术方法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古代测绘技术
起源:古代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人们通过步行丈量土地和使用石块标记方位。
工具与记录: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如“准、绳、规、矩”等测量工具,并有了《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大禹治水时使用这些工具的描述。
地图绘制:古埃及的《莱因德纸草》地图展示了早期的地图制作技术,包含城市、河流宽度及灌溉系统等信息。
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
地图投影法:公元150年,古希腊的C.托勒密提出了地图投影法,为地图制图提供了新的视角。
制图原则:公元265年,中国的裴秀总结出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
近现代测绘技术
17世纪:望远镜的发明和三角测量法的提出,催生了经纬仪。
19世纪:最小二乘法奠定了测绘数据处理技术的基础,摄影测量方法开始出现。
20世纪初:航空技术的飞跃带来了自动连续航空摄影机,产生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电子化与自动化:电磁波测距仪的出现降低了距离测量的难度,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加快了测量计算速度,解析测图技术使人类拥有了更强的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