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对测绘仪器

测绘仪器检定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测绘仪器的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全站仪、水准仪、GNSS接收机、激光扫描仪等。

检测项目

基本性能检测:包括测绘仪器的各项技术参数,如全站仪的测角精度、测距精度、测距分辨率等;水准仪的视线长度、视线高度、补偿范围等;GNSS接收机的静态定位精度、动态定位精度、信号跟踪能力等;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范围、扫描速度、点云密度等。

环境适应性检测:评估测绘仪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包括温度、湿度、震动、冲击等。

耐久性检测:评估测绘仪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包括连续工作时间、重复使用次数、故障率等。

检测方法

基本性能检测方法:应采用标准检测设备和方法,如全站仪的检测可使用标准检测杆、标准棱镜等;水准仪的检测可使用标准检测台、标准水准尺等;GNSS接收机的检测可使用标准检测场、标准卫星信号模拟器等。

检定周期

具体检定周期应根据仪器类型和使用情况制定,需参照相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行业标准。

职责分工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维护测绘仪器设备台账,安排检定计划,联系检定机构,登记合格仪器,更新台账信息,处理不合格仪器。

使用部门:负责仪器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管,按时送检,配合完成检定和复检工作。

质量监督部门:对检定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

验收流程

验收人员应了解测绘仪器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确认其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逐项检查和测试,记录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编写验收报告,确保仪器性能和精度。

标识和管理

测绘仪器应进行标识,如贴上合格标签,以保证其性能和精度,并确保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测绘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测绘成果的质量。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严格按照这些规范执行工作,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