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消防设计规定

培训班的消防设计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消防措施

根据教育培训机构的建筑情况确定消防设施的安装,如多层面积较大的教育机构应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一般早教中心等机构应设置灭火器,且灭火器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对于重要部位如睡房、厨房,建议安装独立式烟雾探测报警器,以便及时发出警报。

耐火等级

教育培训机构、早教中心等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考虑到幼儿疏散较慢,建议设置三四级耐火等级。多层建筑严禁设置在二层以上,室内装修材料如吊顶应为A级,墙面、地面、隔断、窗帘等材料不应低于B1级,其他家具、教学、娱乐设施材料不应低于B2级。

安全疏散

疏散楼梯不应少于两条,若设置在民用建筑内,部分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应尽量采用敞开式疏散楼梯间,避免使用室外疏散金属梯,确保儿童安全。

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出口宽度不宜小于1.1米,门应向外开启,严禁设置门槛。每班活动室或卧室必须有单独出入口。

疏散距离方面,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为25米,三级为20米。

出口设置

教育培训、早教等机构建筑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出口宽度不宜小于1.1米,安全出口的门应向外开启,同时严禁设置门槛。每班活动室或卧室必须有单独出入口。

疏散距离

活动室或卧室门至外部出口、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为25米,三级为20米。

其他要求

培训对象为14周岁以下的儿童教育培训机构应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当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当单、多层民用建筑内时,应设置不少于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其疏散宽度不应少于该场所设计疏散总宽度的70%。

顶棚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性材料。

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按平面布置进行核算。

外墙应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消防救援窗口。

不应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封闭的金属栅栏,宜设置辅助疏散逃生设施。

装修不能影响原有的消防设施的使用。

建筑内设置儿童教育培训机构,用于同层周边不同使用功能的,应按要求做好防火分隔。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教育培训机构的消防安全,保障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和逃生。建议在设计和装修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消防规范进行,并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