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学概论重点
大学景观设计概论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景观相关概念
园林: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
绿化:指种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景观(landscape):指一个地区或空间内自然或人造的景色。
风景园林:又称景观设计,是指通过规划、设计、管理等手段,对景观环境进行改造和创造,以提供人们休闲、游赏、健身等活动的环境。
景观设计:指对景观环境要素进行整体考虑和综合性设计的过程。
园林与绿化的关系:园林是绿化的一种形式,绿化是构成园林的基本元素之一。
绿化与景观的关系:绿化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植物的种植和配置,增强景观的美观性和功能性。
景观设计师与造园师的区别:景观设计师侧重于整体规划和设计,造园师则更注重园林的营造和细节处理。
景观构成要素
地形利用与改造:了解地形在塑造景观空间中的具体手法及其应用,包括顺应地形、结合地形、强化地形、保留地形等。
水景设计:了解水景的造景手法和原则,包括基底与背景、空间联系、视觉焦点等。
园林植物:了解园林植物的物理特性、功能作用、种类、设计的基本形式,包括孤植树、对植树、树列、树群等。
小品设计:了解小品的特点、分类及其设计涉及的若干方面,如反映历史文化、强化设计思想、组织景观空间、完善使用功能等。
景观空间设计
景观空间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如庭院、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等。
景观空间限定手法:掌握围合、覆盖、高差、材质、设立等手法及其应用。
景观空间组合手法:了解序列与节奏、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对比与变化、重复与再现等手法及其应用。
景观空间模数:理解景观空间设计的模数概念及其意义。
景观空间边界围合感:了解封闭程度、绝对高度、高宽比等因素对景观空间边界围合感的影响。
植物配置与设计
乔木:了解乔木的分类及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如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等。
灌木:了解灌木的分类及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如大灌木、中灌木、小灌木等。
藤本植物:了解藤本植物的美化作用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如廊架、拱门、棚架等。
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
硬质景观:包括建筑、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等材质较硬、可变性较小的人工设施。
软质景观:包括植物、水体等材质较软、可变性较大的自然变化元素。
美的形式设计
设计元素:了解点、线、面、形体、色彩等设计元素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形式美原则:掌握对比与协调、对称与平衡、韵律与节奏、多样与统一等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流程
项目接洽:包括项目论证会、项目性质定位、设计定位及目标提炼等。
项目概念方案设计:包括现场踏勘、概念方案制定、风格定位及景观框架提炼等。
项目扩初设计:包括具体景观节点扩初、照明扩初设计、绿化扩初设计等。
项目施工图设计:包括详细施工图绘制及施工指导等。
中外传统景观设计者及其贡献
中国:计成,明末造园家,著《园冶》。
法国:勒·诺特,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代表人物。
这些内容构成了大学景观设计概论的核心框架,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际项目的规划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