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餐饮业工资
疫情对餐饮业工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隔离治疗期间工资支付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他们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时的工资调整
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疫情期间工资支付的法律依据
《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明确指出,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尽管政策上要求疫情期间停产的企业给职工发工资,但在餐饮领域,由于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许多饭店可能已经无法维系,导致职工难以领到工资。此外,一些饭店在正常情况下就存在扣押职工工资的情况,疫情期间这一问题可能更加严重。
综上所述,疫情对餐饮业工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隔离治疗期间工资支付、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时的工资调整以及疫情期间工资支付的法律依据等方面。尽管有相关政策指导,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诸多挑战,需要企业和职工共同努力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