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中投影的概念

在测绘学中, 地图投影(Map Projection)是一种将地球表面(或其他星球表面或天球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即地图平面)上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方法。这种对应关系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来实现的,它确保了地球表面这一不可展平的曲面能够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同时保持空间信息在区域上的联系与完整。

地图投影的实质

地图投影的实质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转化为平面直角坐标。由于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因此任何投影方法都会导致一定的变形,包括长度、面积和角度的变形。

地图投影的分类

按投影面形状分类

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地球表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适合绘制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如两极地区和南、北半球图。

圆锥投影:假定的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和地球体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把圆锥面沿一条母线剪开展为平面。适合绘制中纬度沿东西方向延伸地区的地图。

圆柱投影:假定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把地球体上的经纬线网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沿圆柱面的母线把圆柱切开展成平面。适合绘制赤道附近和沿赤道两侧呈东西方向延伸地区的地图。

按变形性质分类

等角投影:在投影后保持角度不变,但长度和面积会发生变形。等角投影适用于航海、航空等需要保持方向准确的领域。

等面积投影:地图上任何图形面积经主比例尺放大以后与实地上相应图形面积保持大小不变的一种投影方法,多用于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地图。

任意投影:既不等角也不等积的投影,在标准经纬线上无长度变形,一般用于教学地图。

按投影面与地球表面的位置关系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