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跨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涵盖广泛学科的领域,它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观念和情感交流。以下是对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的综述: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梳理

起源: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首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并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中系统地探讨了跨文化传播。

学科发展:70年代末,跨文化传播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拥有自身理论体系和范式建构的学科。美国成立了独立研究协会,创办了专业刊物,并在大专院校开设了课程。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历史: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悠久,广义上,人类社会的交流实践自古就有。早期研究多散见于哲学家的著作中,而系统研究始于霍尔。

学科构建: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如何交流,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和跨越障碍的方法。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

起步与发展: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阶段: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借鉴和初创期(1990-1995年):引入西方跨文化传播学理论,多为译著型文献。

提升和拓展期(1996-1999年):对西方理论进行拓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拓宽研究视野。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现存问题

尽管跨文化传播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理论构建的深度和广度、实证研究的缺乏、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和误解问题。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路径

理论深化: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体系。

实证研究:加强实证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跨学科合作:促进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以丰富研究视角和方法。

结论

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它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但仍需加强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

以上综述基于提供的参考信息,并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