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质量现状

测绘地理质量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总体合格率较高

2011年3月至12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抽查了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甲级测绘资质单位的34个项目,其中32个项目成果质量合格,合格率94.12%。

2024年,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随机抽取了54家测绘资质单位、45个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资质巡查结果为合格53家,不合格1家,合格率为98.1%;质量抽检结果为批合格37个,批不合格8个,合格率为82.2%,优良率为73.3%。

存在的问题

个别项目成果质量问题:包括地类要素与实地严重不符、图廓整饰不符合规定、测绘成果数学精度超限等。

变形监测项目问题:基准点的埋设不符合要求、未提交原始观测数据等。

标准规范使用问题:部分单位存在引用过期作废的标准规范进行生产作业等问题。

人员和技术能力不足:部分项目存在技术水平不足、人员设备不符合相应测绘资质条件的情况。

设备和仪器质量问题:设备和仪器的质量不过关也会对测绘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工作流程不规范:测绘工作流程不规范会影响测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自然环境影响: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都会对测绘工作产生影响。

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管理和监督措施不到位会导致测绘工作出现问题,影响测绘质量。

应对措施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提升:定期对测绘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

严格设备仪器管理:确保所有用于测绘的设备和仪器都符合相关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规范工作流程:制定严格的测绘流程和规范,确保每一步工作都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应对自然环境影响:选择合适的时间、增加测量频率等措施,以应对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地貌的影响。

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对工作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测绘地理质量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质量,为相关工程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测绘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