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命名翻译有哪些国际标准?
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药品的命名翻译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清晰、准确的药品命名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药品的认知度,降低误用风险,同时也有利于药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本文将介绍药品命名翻译的国际标准,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简称INN)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推荐使用的药品通用名。INN具有以下特点:
唯一性:每个药品只有一个INN,避免了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药品使用不同的名称。
全球通用性:INN在全球范围内统一使用,便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不含商标:INN不包含任何商标信息,避免了对药品名称的商标化。
简洁性:INN力求简洁明了,便于记忆。
二、药品命名翻译的原则
保留原药名中的核心成分: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药名中的核心成分,以便于识别和记忆。
符合语法规则:翻译后的药品名称应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保证语句通顺。
易于发音:翻译后的药品名称应易于发音,便于患者和医护人员使用。
避免歧义:翻译后的药品名称应避免歧义,确保不会引起误解。
尊重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命名习惯,避免文化冲突。
三、药品命名翻译的国际标准
- WHO发布的《药品命名原则》(Guidelines on the Naming of Medicinal Products)
该指南由WHO于2010年发布,旨在规范药品命名,提高药品命名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指南中详细阐述了药品命名的原则、方法和程序。
- 国际药品命名协调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简称ICH)发布的《药品命名指南》(Guideline for the Naming of Medicinal Products)
该指南由ICH于2015年发布,旨在协调全球药品命名标准,提高药品命名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指南中详细阐述了药品命名的原则、方法和程序。
- 各国药品监管部门发布的药品命名规范
各国药品监管部门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药品命名规范。例如,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通用名称命名规范》。
四、药品命名翻译的实践
咨询专业翻译机构:在药品命名翻译过程中,可以咨询具有丰富经验的翻译机构,确保翻译质量。
参考相关资料:查阅相关药品命名指南、药品说明书等资料,了解药品命名规则和常用翻译方法。
严格审查:翻译完成后,应严格审查翻译质量,确保翻译准确无误。
持续更新: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药品命名规则和翻译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因此,相关人员应关注相关动态,及时更新知识。
总之,药品命名翻译是医药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了解和掌握药品命名翻译的国际标准,有助于提高药品命名翻译的质量,促进药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猜你喜欢:专业医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