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在职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有哪些?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严谨而规范。以下将从论文选题、研究方法、论文结构、论文格式、答辩等方面详细阐述中国人民大学在职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一、论文选题

  1. 选题意义:选题应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体现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动学术研究和社会进步。

  2. 选题创新: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填补学术空白或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

  3. 选题可行性:选题应具备可行性,研究内容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方法科学:论文应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2. 数据来源可靠:论文所使用的数据应来源于权威机构或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研究过程严谨:研究过程应严谨,遵循学术规范,确保论文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论文结构

  1. 引言: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 研究方法:详细介绍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等。

  4. 研究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数据分析、图表展示等。

  5. 结论与讨论:总结论文的主要发现,对研究结论进行讨论,提出政策建议或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6. 参考文献:列出论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遵循学术规范。

四、论文格式

  1. 论文篇幅:一般要求在5万至8万字之间。

  2. 字体和字号:论文应使用宋体或黑体,字号为小四号。

  3. 页边距: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54厘米。

  4. 行距:行距为1.5倍行距。

  5. 脚注和尾注:脚注用于解释、说明,尾注用于引用。

五、答辩

  1. 答辩时间:一般要求在论文提交后1个月内进行答辩。

  2. 答辩形式:答辩分为口头答辩和书面答辩两种形式。

  3. 答辩内容:答辩内容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4. 答辩评价:答辩委员会对论文进行评价,包括论文质量、研究水平、学术规范等方面。

总之,中国人民大学在职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严谨,涉及论文选题、研究方法、论文结构、论文格式、答辩等多个方面。为确保论文质量,在职博士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猜你喜欢:社科大在职博士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