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道教的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道教的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道教的文献综述
研究起源与发展
起源:国外对道教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期,最初的研究者主要是来华的传教士,他们对道教持有一定的批判态度。
发展:近几十年来,随着来华学人数量的增加和宗教学科的发展,国外学者对道教的兴趣逐渐增长,尤其是法国、日本和美国,形成了几个研究道教的学术中心。
研究重点
道教典籍:加拿大道教研究学者主要集中于道教典籍的研究,例如《道德经》和《庄子》的翻译与解读。
道教科仪:研究道教的仪式和科仪,探讨其在宗教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
道教教义:分析道教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如对“道”的理解和解释。
道教传播:研究道教在世界各地的流传和影响,以及不同文化中的接受和适应。
重要学者与成果
亨利·马伯乐:法国学者,为道教研究奠定了基础,著有《中国宗教·历史杂考》等。
冉云华:加拿大学者,撰写了关于道教的论文和著作,如《道的问题和(道德经)》。
福永光司:日本学者,提出日本的天皇制和中国的道教有密切联系。
翻译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