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结构

文献综述结构

文献综述的结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构类型:

基本文献综述与高级文献综述

基本文献综述(文摘性综述):总结和归纳现有知识,重在陈述研究状况,一般不加评论。

高级文献综述(分析性综述):在回顾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观点分歧,得出新的发现和结论。

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综述

归纳性综述:整理归纳文献资料,按一定顺序分类排列,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普通性综述: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撰写,表达作者观点或倾向性,对读者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评论性综述:高学术水平作者撰写,综合分析原始素材,逻辑性强,包含较多作者见解和评论。

按综述对象的不同构成部分

综述可以围绕研究领域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组织,例如产业组织理论的经验研究可分为生产、技术等多个部分。

按综述对象自身的发生、发展顺序

按照研究领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发生、发展顺序进行综述,有助于理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按主要的研究范式、学术流派、研究视角或观点

综述可以按照不同的研究范式、学术流派等进行分类,有助于理解不同研究之间的异同。

按研究阶段(时期)

按照文献发表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类,有助于了解研究随时间演进的过程。

其他结构安排

包括按照“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文献述评”的结构安排,以及“总起+分点(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的形式。

文献综述在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只述不评,确保准确、清晰地表达。

组织好材料,避免罗列、堆砌。

缩小范围,突出重点内容。

认真阅读文献,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