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品种的质量控制要点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其环保、经济、质量稳定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机制砂的品种繁多,质量控制要点也各有不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机制砂品种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料选择
- 原料要求
机制砂的原料应选用质地坚硬、均匀、无有害杂质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等。原料的粒度分布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的要求。
- 原料产地
原料产地应选择资源丰富、质量稳定的地区,以确保机制砂的原料供应。
二、生产工艺
- 破碎工艺
破碎工艺是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砂子的粒度、形状和表面特性。常见的破碎设备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在选择破碎设备时,应根据原料特性和产品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 筛分工艺
筛分工艺是控制机制砂粒度分布的重要手段。常用的筛分设备有振动筛、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等。筛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筛网孔径,确保粒度分布符合国家标准。
- 清洗工艺
清洗工艺用于去除砂子中的杂质和泥浆,提高砂子的清洁度。常用的清洗设备有滚筒清洗机、振动清洗机等。清洗过程中,应控制清洗水量和冲洗强度,避免过度清洗导致砂子流失。
- 晾晒工艺
晾晒工艺用于降低砂子的含水量,提高砂子的堆积密度。晾晒过程中,应选择通风、干燥的环境,并控制晾晒时间,确保砂子含水量符合国家标准。
三、质量检测
- 粒度检测
粒度检测是评价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检测方法包括筛析法、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的要求。
- 含泥量检测
含泥量是评价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测方法包括水洗法、烘干法等。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的要求。
- 压碎值检测
压碎值是评价机制砂强度的重要指标。检测方法包括压碎值试验机进行试验。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的要求。
- 表观密度检测
表观密度是评价机制砂堆积性能的重要指标。检测方法包括体积法、排水法等。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的要求。
四、质量控制要点
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确保原料符合国家标准。
合理配置破碎、筛分、清洗、晾晒等生产工艺,提高机制砂的质量。
加强质量检测,确保机制砂的粒度、含泥量、压碎值、表观密度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总之,机制砂品种的质量控制要点贯穿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检测、质量控制等方面。只有严格控制这些环节,才能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稳定,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
猜你喜欢:锂矿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