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测绘工作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测绘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方政府认识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建设,忽视了基础测绘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基础测绘的意义认识不够深远。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没有编制基础测绘规划,没有将基础测绘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导致信息化建设成果不能快速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缺乏数据共建共享机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职能部门为满足自身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自筹资金组织施测,测绘成果归组织施测的部门所有,有时甚至造成同一地区不同单位重复测绘的现象。这种条块分割的测绘管理方式,影响了测绘成果的共建共享,导致基础测绘资源的严重浪费,还造成测绘基准不同、技术标准不一、成果质量不均等现象。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测绘信息化建设中依赖的关键技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但现实中的基础测绘队伍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素质偏低,缺乏测绘专业知识雄厚、操作技能熟练、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中高级技术人才等问题。

应急保障能力不强

基础测绘应急保障制度不健全,尚未形成统一、协调、有效的应急保障机制,不能完全满足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

基础测绘设施建设滞后

基础航空摄影能力不足,高精度空间定位卫星和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几乎完全依赖国外,国家安全和信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成果更新缓慢,共享机制未完全建立

基础测绘成果更新缓慢,不能及时反映地理信息变化情况,成果利用不充分,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基础测绘的公共服务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