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绘操作流程

海洋测绘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坐标转换

确定坐标转换参数和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坐标转换模型。

转换前坐标形式的转换,可能采用四参数(同一投影带的高斯平面坐标)或七参数(空间直角坐标)。

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完成高程异常控制点的GPS测量数据处理和水准测量数据处理。

收集重力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和重力异常计算。

选择适当的参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一恢复技术完成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采用融合技术消除或消弱高程异常控制点与对应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不符值,完成与国家高程系统一致的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水下地形测量

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设备监测和调试、测线设计、多波束校准、动吃水测定等。

测量过程:包括水深测量、潮汐测量、声速测量等。

数据处理:包括多波束数据处理、水深改正、质量控制、归位计算等。

质量评估:利用主检比对等方法对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进行质量评估。

图形绘制:对测点平面坐标和水深进行转换,获得图形绘制要求的坐标系系统和垂直基准下的成果,用于水下地形图绘制。根据比例尺设计图幅,进行水下地形图绘制。

成果提交:资料整理、汇编和提交。

海图制作

海图总体设计:确定海图图幅规格、数量和对海图的分幅,以及每一幅海图的标题、图号及图面配置。确定海图的数学基础,包括海图比例尺、投影、坐标系统及深度、高程基准。构思海图内容及表示方法,包括海图内容的选择和地名的采用原则。

数据输入阶段:将所使用的图形、数字、文字输入计算机。

数据处理阶段:包括数据预处理和编图数据处理。

图形输出阶段:完成海图的制作和输出。

其他测量

海水面测量:包括海水面形态测定和平均海水面测定。

海洋控制测量:在沿海和一些岛屿上设立控制点,设立海底控制点(应答器)。

海洋定位测量:精确地确定海洋表面、海水中和海底各种标志的位置。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海洋测绘的完整流程,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