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博物馆民俗馆里简介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位于深圳市民中心A区,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于2008年12月建成开馆。展楼共3层,包括5个基本陈列和2个专题展厅,展览面积1万多平方米,地下一层为文物库房。此外,展楼还建有多功能报告厅、贵宾厅、茶社、纪念品商店等配套服务设施。

公交:搭乘公交至市民中心东站、市民中心站。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的展览内容以深圳历史为主,历史跨度涵盖四个阶段,包括古代深圳(史前–公元1840年)、近现代深圳(1840–1949年)、深圳改革开放史(1978–2004年)、深圳民俗文化(清代至今)。

常设展览包括:

古代深圳展厅:

从“先民足迹”、“城市开端”、“海洋经济”、“海防重镇”、“古代移民”这五个部分陈列内容,勾勒古代深圳的历史轮廓,展示了深圳7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800多年的广府和300多年的客家移民史。

近代深圳展厅:

分为“百年抗争”和“经济社会”两大部分,展示深圳地区从九龙海战至深圳解放一百一十年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演变。

深圳改革开放史展厅:

展示深圳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深圳民俗文化展厅:

位于历史民俗馆二楼,展览分为“区域民俗”、“广府民俗”、“客家民俗”和“海洋文化习俗”四大部分,展示深圳的多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深圳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海洋文化的精华,形成内涵丰富又兼收并蓄的民俗文化。

此外,馆内还设有多个专题展厅,如古代深圳展厅、近代深圳展厅、深圳改革开放史展厅等,通过丰富的文物展品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向观众展示深圳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和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