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房产公摊面积
房屋测绘中的公摊面积是指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 = 公摊系数 × 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 = 总公共分摊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墙体面积 + 阳台面积
公摊面积组成
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
预测与实测
预售房屋时,公摊面积需要进行“预测”和“实测”两次测算。预测是在房屋建成之前,测绘单位根据开发企业提供的建筑图纸进行测算,此面积用于房屋预售,即购房合同的面积。实测是房屋建成之后,测绘单位实地进行测绘,采集外业数据,再进行测算,这个面积是最终给购房者的交房面积,即不动产办证面积。
注意事项
公摊面积系数不是开发商预先设定的一个固定值(如20%或30%),而是通过计算得出的。
目前国家和地方还没有强制性规定公摊系数的上限,因此不同建筑类型的公摊系数会有所不同,例如普通多层住宅楼公摊系数约在10%-15%,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约在15%-20%,高层住宅约在20%-25%。
法律依据
根据《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1995年建设部颁布),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明确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组成及其在房屋测绘中的重要性。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应充分了解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和系数,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房屋的实际面积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