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旅游的外文文献综述
有关旅游的外文文献综述
旅游的外文文献综述
1.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
学者们从经济角度对旅游产业进行研究,如Wassily Leontief的投入产出法,用于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依存关系。
F. K. Hamston在1962年提出了24部门的模型,用于计算旅游乘数效应。
国内研究现状:
描述了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强调了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重要性。
2. 红色旅游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
红色旅游概念在全球旅游中发展时间较短,国外研究相对较少。
国外存在以培育和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如法国巴黎公社墙、俄罗斯莫斯科红场等。
国内研究现状:
红色旅游在中国以外的国家研究不多,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政治符号。
3. 乡村旅游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在国外较早提出,1970年因其发展潜力而受到关注。
Saxena(2018)提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并构建了相关理论模型。
国内研究现状:
描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4.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因素、合作模式及效益。
Timothy(1998)提出了公私合作、政府合作等四种合作模式。
国内研究现状:
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的合作模式及其运营的效率影响因素。
5. 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较早,从旅游者角度出发,认为旅游形象感知由多部分组成。
Ibrahim等人(2019)将旅游形象感知分为原始形象和诱导形象。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多从旅游目的地视角出发,探讨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
6. 古村落旅游发展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古村落旅游,如女权保护、居民主体意识等。
国内研究现状:
描述了古村落旅游的定义、内涵及改进建议。
7. 黑色旅游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
黑色旅游研究集中在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估。
国内研究现状:
探讨了黑色旅游的主题、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总结
旅游研究领域广泛,涉及产业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区域旅游合作、旅游形象感知、古村落旅游以及黑色旅游等多个方面。国外研究起步较早,涉及的理论与实践较为成熟,而国内研究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在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背景下,研究成果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