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测绘业务知识

土地测绘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测绘定义

测绘是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简称。测量是获取反映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地球上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状、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的数据。地图制图是将这些数据经处理、分析或综合后加以表达和利用的一种形式。

基础测绘

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测绘成果包括基础控制测量数据、基础航空影像、卫星遥感影像、基本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

基础地理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是指表述地表之上居民地、交通网、水系、植被、行政区划界线、地理名称、地貌形态、大地测量控制网点等普通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及属性信息。

基本地图

基本地图是指列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系列,按国家统一成图技术标准测制或编制的,以模拟或数字形式表达基础地理信息的普通地图。

土地测量方法

土地测量运用测量学和遥感技术方法对各类土地的数量、分布、地形等特征进行测量、绘图。包括地形测量、土地测量、土地平整测量、土地利用现状测量、荒山荒地等后备资源调查等内容。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大地测量、普通测量、航空摄影测量、遥感技术及地图编制等。

现代测绘技术

现代测绘技术包括GP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广泛应用于测绘,为工程、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各领域提供支持。

测绘基本流程

测绘工作的基本流程包括选点、测量、数据处理和制图等步骤。测绘人员需要掌握各种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以获取高精度的空间数据。

坐标系统和空间定位

测绘工作需要运用地理坐标系统,将测量数据投射到二维或三维的空间坐标上,以描述地物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

三角测量和地面测量

三角测量法是测绘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利用已知的边长和角度计算未知点的坐标,并通过连续的三角网控制整个测区。地面测量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在地面上直接测量距离、角度等数据,并逐步构建出测绘对象的几何形态。

摄影测量和遥感测量

摄影测量利用航空或者航天摄影技术,拍摄研究对象的照片,通过几何分析与数学计算将二维照片转换为三维测绘模型。遥感测量利用各种传感器,如雷达、激光等,从远距离获取测绘对象的信息,然后通过处理分析得到测绘结果。

土地勘测定界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这些知识为土地测绘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涵盖了从基本概念到具体应用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