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法测绘界址点

测绘界址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解析法

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坐标、方位角)及实际观测数据(角度、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

解析法地籍测量的特征是所有界址点都用实测元素按公式解析计算其坐标。为了保证地籍调查的精度,有条件的地区,应尽量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测量。

勘丈法

利用量取界址点之间、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确定界址点位置,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

图解勘丈法地籍测量的特征是不用实测元素计算界址点的坐标,全部界址点位置应用勘丈的数据确定,界址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图解得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采用图解勘丈法进行地籍测量,但其精度较低,很难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

极坐标法

已知点A上安置在经纬仪等仪器,后视另一已知点B定向,然后观测至各界址点的方向,从而可算得各方向与后视方向的夹角ß,用测距仪测量测站点至各界址点的距离D。界址点坐标可按下式计算:

\[

X_i、Y_i——待测界址点坐标

X_A、Y_A——测站点已知坐标

D——测站点至待测界址点距离

α_0——已知方位角

β_i——观测角

\]

极坐标法适用于在测站上能看见界址点位置,但无法测量出测站点至界址点的距离的情况。

交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