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护城河简介

西安护城河,亦称护城壕,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年-137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古河道,主要用于阻止军事进攻和固守城防,是城墙外围环城一周的重要人工防护河。

历史发展

唐末 :护城河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的长安皇城时期,当时仅是一条宽9米、深4米的城壕。到了唐末昭宗天元年(904年),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改筑长安城,放弃了外郭城与宫城,仅以皇城改筑为新城,这时才在新城的城墙外环掘了一周的护城河,这就是西安护城河的早期工程。

明初:

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往陕西修城池”,即西安城墙在原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向东、北两面拓筑的同时,随着城墙的外移,城周规模的扩大,亦延长拓掘了护城河。拓掘后的明代西安护城河,位于城墙外侧20米至60米,壕深二丈(合6.4米),广八尺(合2.4米)。

功能与现状

功能:护城河不仅是固守城防的重要工事,还承担着城市防洪功能。新中国成立后,西安护城河一直肩负着城内45平方公里城市防洪功能,成为城市的雨水调蓄库和泄洪干道。

现状:

2018年,西安护城河成功入选第十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2020年10月1日,护城河景区全线贯通,免费开放,成为环城墙一周最美的碧色“玉带”。护城河不仅具备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功能,还与古城墙一道成为西安独特的人文景观。

保护与管理

保护:

通过一系列保护性展示和创新性管理举措,西安护城河实现了从“臭水沟”到碧波荡漾的华丽蜕变。同时,护城河国家水利风景区积极探索“水利+文旅”“水利+科技”等多业态发展模式。

管理:

护城河景区集墙、林、河、路、巷于一体,成为生态西安、美丽西安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水生态治理,自主建成陕西省水利风景区首个水质监测实验室,系统推进水体综合研究。

总之,西安护城河不仅是古城西安的重要历史遗迹,也是城市生态和文化的象征,通过不断的保护与创新,它继续为西安市民和游客提供着丰富的功能和美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