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如何测绘水位

河流水位的测绘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标尺法

通过设在两岸的标尺测定水位,标尺上有很多刻度,相邻刻度高差一厘米。标尺的高程是相对于某个零点高程起算的,如黄海零点等。

水尺法

包括基本水尺和比降水尺的水位观测。

基本水尺:当水位变化缓慢时,每日8时和20时各观测一次,也称2段制;枯水期日变幅在0.06m以内,用1段制观测;日变幅在0.12-0.24m时,用4段制观测。观测时,水面在水尺上的读数加上水尺零点的高程就是当时的水位值。

比降水尺:用于计算水面比降,分析河床糙率,观测次数随需要而定。

流速仪法

河流某个断面的平均流速是通过这个断面的流量除以这个断面水下的断面面积。流速分布必须在断面上用流速仪逐点量测,某一点流速指单位时间内该处的水移过的距离。

雷达水位计

利用高频雷达波对水面进行扫描,能够准确地捕捉到水位变化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雷达水位计可以安装在河道顺直、水流稳定、河床规则的位置,确保测量结果更准确地反映河道整体水位情况。

GNSS接收器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测量GNSS天线与水面的距离,从而计算水位。该设备可以安装在桥梁、建筑物、树木、栅栏等物体上,全天候测量河流水位,平均误差在1.5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