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测绘免费教程

战地测绘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和技术的复杂过程,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教程,涵盖了从实验环境准备到基本测绘操作,再到实地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环境准备

计算机 :安装GIS软件(如ArcGIS、MapInfo、MapGIS等)。

测量设备:

GPS测量仪、激光测距仪、蓝牙光电探头等。

相关软件:

绘图、解析软件。

基本测绘操作

加载底图:

打开GIS软件,加载底图以提供地图的参考。

建立坐标系:

根据GPS测量仪测量的点确定坐标系统原点,以便将GPS数据转换为地图上的实际坐标。

调查现场:

整理测距仪、直尺和其他测量工具,标定地物,勘测现场地势,测量勘测点。

创建数据:

将勘测点的坐标和距离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拟合地形曲线:

根据勘测数据,使用解析软件对地形进行拟合,获得地形曲线,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绘制地形图:

根据拟合的地形曲线和其他水平、垂直方位线,绘制地形图。

检查绘图:

根据测量数据和实物结果,对绘制的地形图进行检查,修正不符合实物的内容。

保存结果:

保存绘制好的地形图成指定格式,以便后续使用。

实地测绘方法

实地测绘是指基于现有的测量控制或者测量导线,采用“分级布、逐级控制”的方法,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利用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实地测量获取空间对象的坐标信息。三种基本方法如下:

路线穿越法:

简称穿越法,也可称为横切岩层走向法。在进行地质调查时,经常要采用到的一种地质测绘方法。它是指路线与岩层走向或构造线大致直交,也就是路线近似垂直或斜交地质体如岩层、岩体、蚀变带等或构造线的走向布置并横穿各地质体,使之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能够观察到较多的地质现象。穿越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准确查明制图区岩层的时代、顺序、上下解除关系和岩相纵向变化以及全区基本构造特征,且工作量较少;但是也存在两条路线之间的地段未能直接观察,填绘的地质界线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对地层厚度、岩相沿走向的变化研究程度较低,小地质体、横断层存在漏掉的可能性等缺点。穿越法可应用于在中、小比例尺地质填图中,例如,1:和1:的区域性地质调查当中,为了确定接触关系与岩性的横向变化,常常需要接下来要研究的追索法进行辅助工作。

顺层追索法:

沿岩层走向的顺层追索法。这种方法是在路线穿越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观察岩层走向,以获取更准确的地质信息。适用于对地层厚度、岩相沿走向的变化研究程度要求较高的区域。

布点法:

布点法是在测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测量,以获取地质信息。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地质调查,可以快速获取地质数据。

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

如果是横穿构造线走向进行综合地质观察时,应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它表示横过构造线方向上地质构造在地表以下的情况,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件,既要表示出地层,又要表示出构造,还要表示火成岩和其他地质现象以及地形起伏、地物名称以及其他需要表示的综合性内容。绘好路线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必须掌握。

具体绘图步骤

1. 估计路线总长度,选择作图的比例尺,使剖面图的长度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

2. 绘地形剖面图,目估水平距离和地形转折点的高差,准确判断山坡坡度、山体大小。

3. 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上按实测的层面和断层面产状,画出各地层分界面及断层面的位置、倾向及倾角。

4. 在相应的部位画出岩体的位置和形态,相应层用线条联接以反映褶皱的存在和横剖面的特征。

5. 标注地层、岩体的岩性花纹、断层的动向、地层和岩体的代号、化石产地、取样位置等。

土地测量方法

经纬仪结合钢尺的测量法:

为解决不规则宗地所遇到的困难,采用了经纬仪帮助测量。将经纬仪固定架设在宗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