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绘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测绘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测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测绘人物:

张衡 (78年—139年):东汉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他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张衡发现地球是圆的,并沿南北极轴旋转,为天文大地测量和大范围的地图测绘提供了理论基础。

裴秀(224年—271年):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他编制了《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并提出了著名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沈括(1031年—1095年):宋代著名科学家,他在天文、地理、测绘、仪器制造诸领域均有杰出贡献,编绘了《天下州县图》,并发明了多种精密易行的测量技术。

夏坚白(1903年11月20日—1977年10月27日):中国当代测绘事业开拓者、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大地天文学奠基人,曾任同济大学校长、武汉测绘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中的首位测绘科学家。

任秀波: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办公室主任,曾两次参加珠峰高程测量,参与中国公路网、国家重力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30多项国家重大工程,被誉为“最美自然守护者”。

鄂栋臣: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国著名极地测绘专家,参加过五次南极考察和四次北极科考,主持了多项测绘重点攻关项目,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的测绘遥感学家,首创了“李德仁方法”,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颗民用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开发了三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领域的研究,在地球重力场理论、大地水准面精化、国家天文重力水准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刘经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卫星导航定位、大地测量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和重要贡献,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祖勋:

中国工程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专家,在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影像处理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创新性成果。

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等领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大地测量基准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对我国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人物在测绘领域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科学成就上,还体现在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贡献上。他们的精神和成果为中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