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经营绩效考核与内部审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经营绩效考核与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从国企经营绩效考核与内部审计的内涵、重要性、现状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企经营绩效考核与内部审计的内涵
- 国企经营绩效考核
国企经营绩效考核是指对国有企业经营成果的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价。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效益: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利润等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2)社会效益:评价企业在社会公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贡献。
(3)管理效益:评价企业的管理水平、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状况。
- 国企内部审计
国企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独立、客观、公正地对企业财务收支、经营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价和监督的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1)财务审计: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收支、资产等财务活动进行审计。
(2)经营审计:对企业的经营决策、经营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审计。
(3)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二、国企经营绩效考核与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国企经营绩效考核与内部审计有助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 提高国企经营效益
通过对国企经营绩效考核,可以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经营策略、提高经营效益提供依据。
- 促进国企改革
国企内部审计有助于揭示国企在经营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国企改革提供参考。
- 提升国企管理水平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企业管理中的不足,促使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三、国企经营绩效考核与内部审计的现状
- 国企经营绩效考核
目前,我国国企经营绩效考核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以下问题:
(1)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综合实力。
(2)考核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3)考核结果运用不足,未能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 国企内部审计
我国国企内部审计存在以下问题: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独立性不足。
(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审计工作需求。
(3)内部审计成果运用不足,审计建议未得到充分重视。
四、改进措施
- 完善国企经营绩效考核体系
(1)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2)创新考核方法,采用多种考核手段,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 加强国企内部审计
(1)优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确保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3)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成果,加强对审计建议的跟踪和落实。
总之,国企经营绩效考核与内部审计是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加强考核和审计工作,有助于提高国企经营效益,促进国企改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战略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