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隧道贯通误差

测绘隧道贯通误差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测量误差导致的隧道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之间的偏差。这些误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纵向贯通误差:

沿坑道施工中线方向上的长度贯通偏差,是贯通误差在施工中线方向上的投影。

横向贯通误差:

垂直于坑道施工中线的竖直方向贯通偏差,是贯通误差在垂直于坑道施工中线的竖直方向上的投影。

竖向贯通误差:

沿垂直于坑道施工中线的竖直方向贯通偏差,是贯通误差在垂直于坑道施工中线的竖直方向上的投影。

隧道贯通误差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测量仪器误差、地质条件、隧道姿态校正误差等。为了确保隧道贯通的精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小这些误差的影响:

测量仪器误差:

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并进行同类仪器的校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同时,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规范和培训,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地质条件影响: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结合前期勘探资料,制定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尽量降低地质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隧道姿态校正误差: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的姿态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姿态校正。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和合适的方法进行姿态校正,以减少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测量设计:

在隧道进行中线测量以前,需要考虑将来隧道打通后的偏差数值,根据隧道的长度和平面形状,在地形图上先行布置测点的位置和预计的贯通点,并在平面图上量出必要的尺寸,再根据规范规定的极限误差试算出测角和量距的必要精度,然后进行测量。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通过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可以测定实际的横向、纵向和竖向贯通误差,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隧道贯通的精度。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和《铁路测量技术规则》等相关规定,隧道贯通误差的具体限值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