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目的论的文献综述
有关目的论的文献综述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发展起来的一种翻译理论,它突出了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以下是对翻译目的论文献的综述:
发展历程
起源:翻译目的论最初由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在1971年提出,并由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等人进一步发展。
形成:该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核心理念
目的原则: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
忠实性原则:译文应对原文保持忠实,但这种忠实性是相对于翻译的目的而言的。
连贯性原则:译文应在目标语言中保持内部的一致性。
文化适应性:译者应根据目标文化的特点调整原文内容,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应用领域
环境科学翻译:探讨翻译在环境科学领域的交际目的。
广告翻译:分析广告翻译的目的性本质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