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形困难等级
地形测绘的困难等级通常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划分:
通视条件
好:通行通视条件好,剌点目标较少或判读剌点容易的平地、丘陵地、山地。
一般:通行通视条件一般,有规律的房屋与其它建筑物占图面40%以上,行人车辆较多。
困难:地形起伏大,通行通视条件困难,检修井多,房屋建筑物占图面50%以上的地区。
特别困难:地物地貌复杂且隐蔽的平地、丘陵地,或地貌破碎,量注比高较多,且隐蔽的地区,居民地占图面10%以上,水系、道路发达构成纵横交错网络的地区。
地物地貌的复杂性
简单:居民地占图面10%以内,地物地貌较简单且较隐蔽。
一般:居民地占图面10%以上,地物地貌较复杂且较隐蔽。
复杂:地物地貌冗杂且隐蔽的平地、丘陵地,或地貌破碎,量注比高较多,且隐蔽的地区。
地区特征
一般地区:通行通视条件好,喇点目标较少或判读剌点容易的平地、丘陵地、山地。
建筑与工业区:通视条件好,有规律的房屋与其它建筑物占图面40%以上。
特殊地区:如沼泽地、盐驳地、沙丘、沙窝、树林等,这些地区由于地物地貌的隐蔽性和地形的起伏,测绘难度较大。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将地形测绘的困难等级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级困难
地形起伏大,通行通视条件困难,检修井多,房屋建筑物占图面50%以上的地区。
二级困难
地物地貌复杂且隐蔽的平地、丘陵地,或地貌破碎,量注比高较多,且隐蔽的地区,居民地占图面10%以上,水系、道路发达构成纵横交错网络的地区。
三级困难
地形起伏较大,通行通视条件较困难,检修井较多,房屋建筑物占图面20-35%的地区。
四级困难
地物地貌较复杂且较隐蔽的平地、丘陵地,或地貌破碎,房屋建筑物占图面40%以上的地区。
五级困难
地形起伏大,通行通视条件非常困难,检修井很多,房屋建筑物占图面50%以上的地区,且地物地貌冗杂且隐蔽。
这些分类有助于测绘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难度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测绘措施,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