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抗疫做法
浙江在疫情防控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
升级客运管控:
对公共交通工具和交通场所进行严格消毒和清洁,实施必要的客运管控。
人员排查:
在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等关键路口对重点地区(如湖北籍车辆)进行人员排查,实施精准管控。
医疗救治:
省市县三级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每日会商,并设立省级危重症救治定点后备医院。
生产协调:
成立工作专班,重点抓生产,协调原材料供应和员工复工,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信息公开:
公开透明地通报疫情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减少恐慌情绪。
隔离管理:
对入境人员和货物实施严格的隔离管控,加强集中隔离场所的规范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核酸检测:
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确保“愿检尽检”。
资源调配:
统筹全省资源,加强隔离用房保障,确保有足够的隔离和救治能力。
精密智控:
完善精密智控平台,发挥其在抗疫中的作用。
社区管理:
利用大数据和社区网格化管理,进行风险人员的信息排查和管控。
健康管理:
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实施“14+7”或“2+14”健康管理措施。
交通封控:
在疫情严重时,对部分区域实施交通全面封控,限制车辆和人员流动。
公共服务调整:
根据疫情形势调整公共服务,如关闭密闭公共场所,实行线上预约等。
医疗资源准备:
增加定点和亚定点医院床位,提升ICU救治能力,完成医务人员ICU技能专项培训。
药物配送:
加大向基层医疗机构的药物配送力度,采取暖心举措服务发热病人。
这些措施体现了浙江省在疫情防控中的科学精准、从严从紧的原则,旨在以最快速度阻断病毒传播链条,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