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做法

构造柱是建筑中用于增强墙体稳定性的重要构件,尤其在地震多发地区或高层建筑中。以下是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基本做法:

构造柱施工要点

砌墙与构造柱连接

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凹入深度宜为50-60mm。

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根6mm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600mm。

构造柱截面尺寸和配筋

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240mm。

纵向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不应少于4根。

箍筋宜为φ6@200,楼层上下500mm范围内宜为φ6@100。

构造柱下端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基础圈梁相连。

施工顺序

先砌墙,后浇柱。

施工顺序为:设置钢筋 → 砌筑墙体 → 支设模板 → 浇筑混凝土。

模板安装

构造柱模板一侧满封,另一侧模板顶端做成V形填料口。

模板支撑主要采用对拉螺杆加固,间隔450mm。

混凝土浇筑

构造柱砼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砼施工规范进行。

浇筑至构造柱顶部后,待拆模且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将填料口部位的斜三角剔平。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施工步骤符合建筑规范和安全要求。

构造柱施工前应对材料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构造柱的位置、尺寸和垂直度。

养护工作要做好,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和达到设计强度。

以上是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基本做法,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和设计图纸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建筑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施工时应遵循当地建筑规范